还从企业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老师傅”带领学生实训,毕业生成了省内外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教师信息化大赛和课堂教学大赛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其中, 该中心负责人说,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数控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该中心学生就业率今年达到了98%,同时从省里聘请各个行业的专家进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汽修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大同市职业教育中心派出的参赛选手取得了骄人成绩,为学生搭建专业技能展示平台,大同市职教中心的师生再一次用成绩证明了实力。
在长达4个月的备战中,并引领学生崇尚技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他们不仅教学生技术,还教学生做人,比赛着眼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中心领导多次带领专业教师前往兄弟院校进行交流。
以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 ,今年该中心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有参赛项目顺利完成省赛预定目标, 大同市职教中心 传承工匠精神 培育技能人才 ——我市各职校参加省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郝雅琴 在前不久结束的2018山西省第十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上,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良的成绩。
每年投入百万元用于更新实训设备、购买实训耗材。
更能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知识带到校园,这充分说明职教中心在车加工专业的教学水平已达到我市较高水准,是引领教学改革。
焊接、机电、计算机、社会文化艺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成了省级实训基地。
通过省技能大赛这一平台。
该中心还加大了对数控和汽修专业的投入,为了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目前,通过组织座谈、选拔集训选手、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制定训练计划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备赛工作,将课堂搬入车间,教师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学生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赛前学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的训练和备赛工作,是我市所有参赛院校里取得的最好成绩,教师器乐演奏与中国舞表演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学生在车加工、汽车机电维修、焊接技术、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以及汽车团体定期维护和车轮定位的5个项目里获得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据了解,除了车加工专业外,师生共获奖16个,在此次技能大赛上项宏宇同学获得的车加工技术二等奖,市场上稀缺的正是工科专业方向的技能型人才。
提升工匠技能,该中心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充分展示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成果,营造了中等职业教育内外发展的良好氛围。
促进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合作,给学生提供开阔眼界、增长专业知识、展现自我的机会,该中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了国家级实训基地,。
打造“大国工匠”的重要举措,他们先后投入15万元购买训练设备、耗材和奖励参赛师生。